
写作的初期,有做互联网的朋友建议我给自己立一个好的人设。 我问他这样的意义是什么。 朋友表示网络这个东西是虚假的,就像那些模范情侣现实中难道真的不会吵架一直恩爱吗?一个好的人设很容易帮你吸引并稳固一批粘性极高的粉丝,反正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就行了,读者就是你的观众,你的任务就是努力地去迎合他们的爱好… 他说的滔滔不绝,每句话都很难让人不认可,简直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。我安静地听着,整个人愈发沉默。 或许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值得我去采纳朋友的建议。但推翻否认他的这些话我只需要一个理由。 我不喜欢。 写作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纯粹和放松的事情,它就像我精神上的乌托邦,抚慰着生活带来的一片狼藉。 毕竟生活已经够累了,我们大多数人为了梦想,为了家人,为了心爱的姑娘,或者更俗一点,为了生活,为了那碎银几两,不得不给自己戴上一张虚伪的面具。 所以在虚拟的世界里,我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。 称赞与诋毁交织总比活在虚假的幻梦中好上太多。 其实在写作的过程中,我也思考过是否要给自己加上一些诸如“深情”“高尚”“无私”的人设,不过那样的“自己”我怎么看怎么变扭,就像原本在的平原上肆意奔跑的马儿突然被拴上了脚铐,隐形的枷锁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如影随行。 抛开网络上的“MINEHACK”,我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人物。我会因为今天吃什么纠结很久,路上碰到好看的女孩子也会忍不住多看两眼,游戏里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压力队友,还会犯下一些无法处理的错误辛苦父母朋友来替我收拾烂摊子… 这样的我和“MINEHACK”笔下的“我”如出一辙——敏感,说话有点损,对朋友贱兮兮的,还特别容易冲动发怒。并不完美,甚至称得上糟糕。但这样的我,我很满意。 我曾自诩善良,却发现大多都是些无能的悲悯,我曾自诩高尚,却有时候下作连我自己都会恶心。以前的我常常会懊恼这样的自己,他和我理想中要成为的那个人大相径庭。 所幸最后,我还是依靠自己找到了这个问题最终的答案。 我放弃了逐一修复改正的想法,坦然接受了那些不可被时间磨灭逆转的缺陷,并且毫无保留地对整个世界展示了出来。 仔细想想有时候真得感谢我的一部分缺点,我和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人产生交集都得益于它们,比如因为丢三落四我认识了下雨天帮我找眼镜片的钧哥,因为顽皮我在班主任办公室结识了同样罚站的K,因为幼稚中二的正义感,我喜欢上一个很棒的姑娘。 若是把过去的每一幕当成零散的碎片,刻意忽略抹去掉那些带着缺憾的部分,又如何能拼凑成现在这个完整的我? 我曾和大家说过,我看自己的文章也会难过。 如果未来的某天,你发现我的id于你而言是那么的陌生,那些曾经能勾起你悲伤的文字也显得乏善可陈。不要犹豫,果断点开主页取消关注。因为彼时的你大概率已经被幸福包围。 由悲伤开端的华宴,最后在幸福的碰杯声中散场。这样的结局,才是我们相遇真正的意义。









